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什么是湿疹图片_什么是湿疹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06 01:52:04    

湿疹是一种与儿童过敏反应有关的常见皮肤病。其病因复杂,皮疹形式多样,病程常迁延反复。

1.病因:与个体遗传素质及各种内外因素有关。


(资料图片)

(1)内部因素:

1.感染重点:扁桃体炎、龋齿、寄生虫病。

2、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紊乱

3.精神状态

(2)外部因素:

1.食物过敏原:牛奶、鸡蛋、鱼虾。

2.可吸入的过敏原:动物皮毛、真菌、花粉和灰尘。

3.物理因素:阳光、冷热、局部刺激、过度刺激。

2.临床表现:

急性期: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

亚急性期:以鳞屑和结痂为主,有少量丘疹、水疱和小片糜烂。

慢性期:皮肤增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

急性湿疹和亚急性湿疹多见于儿童。

3.婴儿湿疹:特应性皮炎临床表现的三个阶段:

1.婴儿期:婴儿湿疹。

(1)渗出型:多见于较胖的婴儿,常发生于出生后2周至3个月。有利部位:脸部、额头、头皮。皮疹形式:红斑、密集分布的丘疹和针尖大小的水疱,表面有糜烂、渗出或结痂。

(2)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至1岁体质较弱的婴幼儿。皮疹分布广泛:面部、躯干、四肢。皮疹形式:淡红色斑块上密密麻麻的小丘疹,无水疱,皮肤干燥,有鳞屑,无明显渗出。

(3)脂溢性:多见于1-3个月婴儿,头皮、眉毛、耳后皮肤潮红,有黄腻鳞屑或痂。

2、儿童期:可以从婴儿期开始进化,也有直接受2-4岁影响的人。最常见的部位:主要累及四肢和面部,常局限于肘部和N窝;皮疹形态:成群的小丘疹,比较干燥,合并成片,局部皮肤增厚或苔藓样。

3、青年及成年期:发生于12岁以后,皮损与儿童期皮损相似,四肢屈侧红斑、丘疹,皮肤浸润肥厚或苔藓样变。

3、诊断:根据病史、皮疹形态、病程进行诊断。

4、治疗:

(一)去除病因:减少发病因素

(二)全身治疗:抗组胺类:抗过敏、止痒

维生素B、C,钙剂:非特异性抗过敏作用

糖皮质激素:抗炎、止痒(停药后易复发;易产生依赖和不良反应,不主张使用)

-干扰素:严重伴IgE增高者,每周1-2次

(三)局部治疗:按皮损情况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

急性期:仅有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出时,可选用1炉甘石洗剂;

有糜烂、渗液时,应选用3硼酸溶液、醋酸铝溶液或0.02呋喃西林溶液等冷湿敷。

亚急性期:氧化锌糊剂、煤焦油糊剂、糖皮质激素类霜剂。

慢性期:糖皮质激素类霜剂和非激素类(如:煤焦油)软膏交替使用。

5、预防与护理:

1、避免诱发因素刺激:避免机械刺激(搔抓、烫洗、日光直射);减少变应原的接触;湿疹婴儿尽可能母乳喂养,哺乳期间母亲少进食牛奶、蛋类、坚果类等易致敏食物,6个月以后添加固体食物。

2、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避免过多糖和脂肪的摄入

3、少用肥皂,不用碱性大的肥皂,除用适宜婴儿的擦脸油外,不用任何化妆品

4、不穿化纤、羊毛衣服,以棉布为宜,衣服要宽松,不要穿盖过多

5、为避免抓破皮肤发生感染,可用软布松松包裹双手

6、头皮等部位结成的痂皮,可用消过毒的食用油湿敷,过一段时间后再轻轻擦洗

7、在湿疹发作时,不作预防接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