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天气变暖蚊子开始“猖獗”,疟疾应该如何预防?
来源:上海徐汇 发布时间2023-05-07 13:17:28    


(资料图)

春夏时节,蚊虫又开始猖獗了。被蚊子叮咬后,最严重的后果可能就是感染疟疾了。今天,来自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的医生李亚男将带我们科普这种可怕的疾病!疟疾(Malaria)俗称“打摆子”,是由按蚊叮咬人体后而感染的一种超越国界的血液寄生虫病,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热带传染病之一,属于乙类传染病。引起人类疟疾的疟原虫有四种,包括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其中最凶险的是恶性疟原虫。热带地方,如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两种少见,偶见国外输入病例。感染了疟疾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一般被叮咬后10~20天即可发病,疟疾初期症状较轻,可有畏寒、低热、头痛、疲乏、全身不适等,随后逐渐加重,周期性地冷、热、出汗,同时可伴有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恶心、呕吐,体温可达40℃以上,多见于午后和傍晚。国外输入性疟疾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与感冒相似,很容易误诊或漏诊。如感染了脑型疟,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疟原虫的实验室检测方法都有哪些呢?1. 病原学诊断:检出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是明确诊断的最直接证据,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原虫检测金标准。目前常用厚、薄血膜镜检法。 2. 免疫学诊断技术:疟疾的免疫学检测包括检测抗体和抗原两种方法。前者主要用于评估疟疾的传播强度和地方性流行水平等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后者目前用得较多的是疟原虫抗原检测快速诊断试剂盒(RDT)。 3.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由于荧光PCR方法具有快速、高特异性等特点,在检测的同时可对虫种进行分型,所以目前实验室多用荧光PCR方法。 防治疟疾我们可以做什么? 讲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点怕怕的?不用担心,疟疾是可防可治的!目前全球范围虽然仍有84个疟疾流行国家,但2021年,我国已通过消除疟疾认证,正式成为无疟国家。如何防治,来听听医生的建议吧~1. 即将前往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高度流行区的人员,出国前应充分了解所去国家或地区的疟疾流行情况,也可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 2.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禁止疟疾患者献血。穿长袖紧口衣裤,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蚊液,同时使用蚊香、杀虫剂浸泡过的蚊帐等防蚊措施。 3.在国外,一旦出现发热或感冒样症状应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回国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 4.确诊疟疾后,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目前,全球已经研制出140多种疟疾候选疫苗,科学家们正在研究高效疟疾疫苗的道路上飞速奔跑!

猜你喜欢:

到家门口的“店面”办理社区事务!“15分钟生活圈”解决居民办理需求居民与居委“云”上互动!看这个街道如何打造“数字社区”徐汇永不拓宽的小马路,是什么味道的?来这里,你就会知道“有氧公园”建成开放!徐家汇新添一处休闲锻炼空间遇见徐汇|幼儿园里有个童趣版“莫奈花园”

记者:吴会雄

编辑:邱彩红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关键词:

推荐内容